Blog

  • 678 别再骂年轻人自私了!从感动哭的广告看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

    1999年,“雕牌洗衣粉”广告《懂事篇》在央视播出。它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,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。
    深夜,母亲回到家中,发现女儿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。她看到女儿留下的字条,上面写着:”妈妈,我能帮你干活了。”

    这则广告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精准地捕捉并融入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”下岗潮”这一社会现象。
    它通过展现一个下岗职工家庭的艰辛与母女间的温情,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。
    许多观众,特别是家庭主妇,都被深深打动,甚至潸然泪下。
    广告的播出,配合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,使得雕牌洗衣粉的销量奇迹般增长。
    纳爱斯集团在一年内创造了洗衣粉单一产品销售额增幅15亿的奇迹,并迅速跃居全国洗衣粉市场首位,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市场格局。
    同一年,“妈妈洗脚”广告在央视播出。80后、90后小孩子看着广告,学习讲小鸭子的故事。
    这两则广告,曾是80、90后的道德教科书。
    几年后,铺天盖地的脑白金广告,终于砸向中国观众。孝敬长辈,送礼首选。
    2003年,周杰伦正式成为动感地带代言人,广告 campaign 启动。
    周杰伦的档期只有短短三天,但拍摄团队需要完成 五条15秒的广告片,涉及六个不同的实景场景。
    动感地带凭借周杰伦的号召力和这首朗朗上口的广告曲,迅速在年轻人群中爆红,当时,”动感地带”以平均每3秒诞生1个新用户的速度迅猛发展。
    1999年,李连杰代言步步高VCD广告。
    “世间自有公道,付出总有回报,说到不如做到,要做就做最好”
    这则广告是步步高公司在 1999年成为央视”标王”(广告投放额达 1.59亿元)后,在其黄金时段播出的系列广告之一。
    如今的商业广告,如果再谈孝道、奋斗,穷人孩子早当家,努力就有回报,恐怕2025年的观众反应会很激烈。
    今年以来,品牌厂商道德说教味重的广告,屡次翻车,被网友痛骂。
    “悦己”当道,“孝道”过时了吗?
    我们这代人的价值观在撕裂。
    年轻人,回归个人主体,“自我”才是审视世界外物的尺度。
    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。
    悦人不如“悦己”。
    曾经的妈妈形象:慈母手中线。辛勤付出。
    现在的妈妈形象:慈母守中线。妈妈我累!
    别再骂年轻人自私了!

    从感动中国的电视广告变迁看,“悦己”价值观的兴起,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。

    70后、80后,也逐渐成为“老登”一代,被年轻一代嘲笑、唾弃。

    “老登”一代这批人的童年期,他们被社会价值观长期灌输,导致的个人“配得感”低下、“主体感”缺失。

    他们自己要把丢掉的找回来。

    Play
  • 677 当假摄像头都被偷走时,我知道这个家不能待了

    你听说过偷快递的,但你听说过连用来震慑小偷的假摄像头都被人撬走偷了的吗?王掌柜就用他血与泪的经历,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!

    从价值三百的电动牙刷头,到文艺的卡夫卡帆布包,再到一整箱猕猴桃和丁丁推荐的不粘锅……家门口的快递接连神秘消失,元凶竟是楼下一位70多岁的邻居老太太。面对人赃并获的抵赖、没有监控的嚣张,以及凌晨四点的“转角遇到爱”,王掌柜尝试了假摄像头、上门理论等各种方法,最终却得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论:与其对抗,不如逃离。

   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被偷的故事,更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,选择如何安放自己情绪与生活的故事。

    Play